2016关于党代会的工作报告

副标题:2016年党代会工作报告:2016关于党代会的工作报告

时间:2023-07-30 23:16:01 阅读: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

篇一:2016关于党代会的工作报告
  一、克难攻坚,埋头苦干,为共建和谐美好傩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
  回顾过去的一年,我们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执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,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。
 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发展主线,结合镇情实际,大胆提出了“城镇带动、产业驱动、旅游拉动”的经济发展战略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着力加强社会管理,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,使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,再一次迈出了加快建设和谐美好傩乡,实现同步小康的坚实步伐。
  物质文明不断加强。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752.3万元,同比增长20%;财政总收入1011.21万元,同比增长6%;公共财政收入63.78万元;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32.2万元,同比增长20 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89.33元,同比增长17%;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800万元,同比增长5%,贷款余额5700万元,同比增长15%。
  紧紧围绕“城镇化建设、万亩花椒产业、铁坑傩文化旅游”三张牌发展战略,排除万难,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,拆迁42户,圆满完成了老街改造工程,了却了历届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,提升了集镇品位。完成了铁坑村傩文化陈列馆及傩戏广场建设工程;按照“四在农家.美丽乡村”要求,在铁坑村示范点的基础上,重力改造了花园村、国家村新农村建设。
  高标准硬化了三层通村公路;开工建设了三层经坪顶至荆角xx段通乡硬化公路,硬化了坪顶、枫香等9个村的通组公路28.3公里,使全镇的通组公路达到99%,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。争取资金16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鲊鱼、坨底、盖坪、木叶、花园、铁坑等村涉及7000多人的饮水工程。
  改造了海溪沟、深溪变电站,完成了学校与卫生院公租房建设130套,投资556.37万元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暨花园、国家等村土家民居改造工程488户,并如期完成了国家、同心、三角、盖坪、对香等村级办公楼主体工程建设;完成了城乡低保提标核查4877人,全年发放低保金615.72万元,
  发放救助粮食22.64万余斤;完成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293人、完成全年县分任务人数的109%,上缴资金68.96万元、完成县分任务的106%,2686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,发放养老保险金161.6万元;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98%,报销医疗补助706.3万元,新增就业人员139人,减少贫困人口1561人,圆满完成了精准扶贫暨巩固减贫摘帽各项工作任务,极大的提升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。
  精神文明显著提升。按照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”要求,在全镇31个党支部1个党总支中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建设完善了“四室一堂”,配齐村级办公设备;广泛开展了“道德讲堂”进村寨、进社区、进机关等系列宣讲活动,使全镇党员干部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,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。
  成功举办了“古韵傩乡.醉美xx”大型文艺晚会,圆满举办了“古韵傩乡.醉美xx”书画比赛、摄影比赛等系列活动,将铁坑村成功创建成了全市“十大文明村寨”,成功申报了全省“十大文明古镇”。同时通过对计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扎实开展,铁坑村xx年荣获全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称号,我镇一户家庭荣获全省xx年度“十佳幸福家庭”荣誉称号。
  按照新时代发展要求,我们认清新常态,率先完成了乡镇彩色版报刊--《傩乡之音》的印发,开通了xx镇政府网站,xx镇“古韵傩乡”微信平台,组织精干力量,高规格制作了“xx镇精准扶贫工作纪实”、“xx镇xx年宣传片”等视频宣传片,为宣传xx、推介xx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大力实施“民心党建”工程,扎实
  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工作,组建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,加大民生工程督查力度,组建“干群连心.同步小康”驻村工作组,加大对群众帮扶力度,组建效能督查组,加大干部作风建设管理力度,xx年,共立案查办干部职工违纪违法案件2件,开除党籍1人,党内警告1人,全镇通报批评5人,诫勉谈话4人(次)。
  全力支持人大、政府开展工作,教育事业蓬勃发展,卫生事业明显改善,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,社会维稳工作成效明显,群众诉求渠道进一步拓宽,人民武装工作稳步推进,认真贯彻民族宗教政策,爱国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,关工委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、残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。
  改革创新稳步推进。紧紧围绕“城镇带动、产业驱动、旅游拉动”经济发展战略,详细制定了打好“城镇化建设、万亩花椒产业、铁坑傩文化旅游”三张牌的发展方针,全力构建“和谐美好新傩乡”建设蓝图。在城镇化建设上,除圆满完成老街改造外,按照“镇有新街、村有新寨、绿色小镇、美丽乡村”的奋斗目标,详细制定了梨子堡建设规划图,成功争取了303省道过境我镇,为下步打好城镇化建设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  在万亩花椒产业上,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、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,已发展花椒近5000亩,预计3年内可完成2万亩的种植面积,“黔中花椒之乡”的美誉指日可待。
  在傩文化旅游产业上,紧紧围绕“中国傩村〃靓丽铁坑”的发展目标,进一步挖掘、开发、打造傩文化产业,完成了傩文化陈列馆及傩戏广场等建设,铁坑村傩戏旅游观光亭系列工程也正在实施之中,打造了与傩文化旅游配套的xx镇,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,是全面推进依法治镇的开局之年,是全面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更是我镇积极适应新常态,开创发展新局面,全面构建和谐美好傩乡,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之年。
  今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:
  ——实现全镇地方生产总值增长20%;
  ——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%;
  ——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%、10%; —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%;
  ——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%和20%以上;
  ——粮食产量达0.63万吨以上;
  ——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2%以内;
  ——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.62‰以内;
  ——森林覆盖率50%以上。
  要实现以上目标,今年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。 xx镇xx年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 — 6 —
  全面认识新常态,积极适应新常态,准确把握加快建设和谐美好傩乡与全面建成同步小康的新形势
  正确认识新常态,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和把握新常态。我们要把xx镇的工作放到全国、全省、全市、全县的大背景中去思考,准确把握新常态、主动适应新常态、科学引领新常态。对xx来说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常态。
  一是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是xx的一种新常态;从全县来看,德江正在跨越发展,竭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,很多乡镇的地域条件与资源优势都比我镇要好,发展的起跑线自然比我们要高出很多,我们的区位优势与交通、产业都不如人家。
  我们的发展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其它乡镇看齐,逆水行舟不进则退,我们必须认清形势、理清发展思路、把握机遇,乘势而上、迎难而进、顺势而为,以敢拼、敢抢、敢为的精神,以多出别人十倍的努力,切实做到发展不减速、不停步、不退位,全力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  二是解放思想,团结奋发,是xx的一种新常态;近年来,我镇城镇化建设、产业结构调整、傩文化打造等各项工作总体上来讲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这些成绩的取得,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解放思想,靠的就是改革创新,靠的就是团结奋发,我们要认真的总结经验,进一步解放思想,进一步凝聚力量,进一步团结奋发,加快乡镇工作转型升级,完成“小部制”改革,加大城乡统筹力度,加强社会创新管理,加速经济发展进程,加紧落实好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机制。
  只有这样,我们才不会被落后;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不断自我超越;只有这样,我们xx的未来才会有盼头。
  篇二:2016关于党代会的工作报告
  同志们:
  中国共产党万市镇第十三次代表大会,是在全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,着力开展城乡区域统筹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,大会的主题是: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加快中心镇建设,打造美丽新万市。
  现在,我受中共万市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委托,向大会作报告。
  一、 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
  五年来,镇党委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,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,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,一心一意谋发展,聚精会神抓建设,齐心协力促和谐,圆满完成镇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,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,综合实力明显提升,政治地位得以确立,2010年被杭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杭州市级中心镇。
  ——过去的五年是我镇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。我们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,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,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,构建适应万市经济发展需要、群众满意的党建工作新格局。坚持分类指导,注重实效,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、人民群众得实惠、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目标。以创建“五好”乡镇党委、“五好”村党组织活动为载体,做到“三个加强”,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。加强党委班子建设,着力打造“学习型、民主型、务实型”班子,进一步增强了党委班子的领导力、执行力和号召力;加强干部队伍建设,强化理论学习培训,提高镇村干部素质。按照“能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”的要求,选优配强村班子,顺利完成2007年村规模调整和2008年、2011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,搭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、党员致富带头先锋工程、双培双带、党员、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载体,引导党员发挥作用。优化党员队伍结构,五年来,共发展党员139名,全镇党员总数达1237名,其中35岁以下235名,高中文化以上607名。深入开展“干部实践月”和党建联系点活动,实施选派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,提高非公企业、新社会组织党建规范化建设,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从2006年14家企业扩大到目前的56家。加强村办公场所建设和管理,10个村改建或新建了办公楼,各村均配置远程教育设备,并开展正常的教学和培训工作。通过“干部实践月”活动,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,网组片、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明显、服务佳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健全教育、制度、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,切实做到遵守党的纪律不动摇,执行党的纪律不走样。五年来,全镇共有8个村被市委授予“五好”村党组织称号。
  ——过去的五年是我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。五年来,全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0.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0.6亿元,翻了两翻。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1785万元增加到3120万元,平均增速达35%。五年中,引进企业20余家,工业产值由2006年9.8亿元增加到16.4亿元,累计完成生产性投入7.7亿元。规模企业(500万元以上)由2006年的12家发展到目前27家,平均每年增加3家,规模工业产值由2006年1.95亿元发展到2010年4.99亿元。自营出口发展较快,2006年只有586万美元,到2010年底已达2971万美元,经济结构趋向更加合理。
  ——过去的五年是中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。我们坚持以规划为指导,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。高标准科学编制《富阳市万市镇城镇总体规划》,形成“一心、一轴、五组团”的集镇建设模式,引导集镇发展合理性功能分区,形成商贸、居住、行政服务三大功能区。进一步加大对集镇基础设施的投入,投资700余万元实施西门路综合改造,投入200余万元新建了万市中心广场,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娱乐休闲场所。坚持不懈开展文明创建工作,投入100余万新建了垃圾中转站,加强对环卫人员规范化管理,集镇面貌始终保持美观、整洁、有序。
  ——过去的五年是我镇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。五年来,我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,以打造“一村一品”为着力点,进一步优化、壮大现代农业的规模,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,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发展。2010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4.23亿元,较2006年增长近2倍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1元。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,特色农产品山核桃、白果、土鸡土猪养殖、百合花种植均取得明显突破,各类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,有力地推动了万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涉农加工企业不断做大, 2010年浙江省商标2个(“春之味”、“龙翔”),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(富阳海平食品有限公司、富阳市龙羊豆制品厂)。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。五年来,投入1000余万元,重点实施了胥高公路拓宽改造工程,完成了万石路(万市至石门)、洞太线、杨家至吉龙等道路路面硬化,完成胥高线11.6公里环境综合整治。规范依法用地,大力实施土地复垦工作,五年累计完成46个项目2232亩复垦任务。全力做好万市村野坞里自然村、槎源坞村洞山坞自然村等地质灾害点整村搬迁工程。扎实开展农村规划建房工作,完成15个村村庄布点规划,完成彭家、罗宅中心村规划布局工作。深入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建设,累计新建(改造)2000余口。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,规范林地经营流转机制,五年累计流转21568亩,并被评为“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乡镇”“杭州市土地流转十佳乡镇”。农家乐发展取得零的突破,成立万市第一家农家乐——葛溪山庄,大力开展剩余劳动力培训,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,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
  ——过去的五年是我镇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五年。五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,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,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,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。重视教育事业,五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4000余万元,新建万市镇小操场、值班室和改建了南新辅小食堂,进一步加大了南新、南安片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力度,顺利回购万市中心幼儿园,实现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,同时还顺利完成杭州市学前教育先进乡镇创建。不断强化计生工作基础,提高优质服务水平。着力改善群众卫生医疗条件,新建万市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楼,完成6个村级卫生服务站(室)改建,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,顺利通过杭州市卫生镇、杭州市卫生强镇创建验收,还被评为杭州市食品安全示范乡镇。充分关注困难群众生产生活,发放各类补助优抚金2000余万元,救助贫困家庭1000余户。深入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,农民参合比例逐年扩大到100%,累计报销医疗费用600余万元。重视发展文化体育事业,新建篮球场8个、健身点15处,积极举办各类文化和体育活动,丰富群众业余生活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建立15个村级综治调解工作站,推进村级警务室建设,治安形势明显好转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,安全形势持续稳定。加强信访工作,建立健全了镇、村、组三级信访网络,建立矛盾纠纷滚动摸排,实行重大矛盾纠纷领导包案,落实“四定三包”工作制度,有效化解了各类不稳定因素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
  五年来的成就为万市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我们要倍加珍惜;五年来积累的经验是指导今后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,我们要牢牢记取。
  一是必须始与时俱进,科学发展,始终把“加快发展、协调发展”作为工作主题。五年来,我们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想问题、作决策、办事情的根本指针,鲜明地提出了“加快发展、协调发展”的工作主题。我们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,积极抢抓发展机遇,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。我们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,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推动各项产业协调发展。我们加强精神文明、政治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,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。我们加大环境整治力度,全面开展生态镇建设,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。
  二是必须以人为本,以民为先,始终把“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”作为工作宗旨。五年来,我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不断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。我们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,高度关注民生,大力开展破解“七难”工作,努力确保群众的发展权。我们不断完善民主选举制度,加强民主管理工作,畅通群众诉求渠道,努力确保群众的民主权利。我们大力开展“平安万市”创建,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。我们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,不断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,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。
  三是必须务实创新,攻坚克难,始终把“三敢”精神作为工作动力。五年来,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、通货膨胀、土地资金要素制约、人民内部矛盾增多等各类挑战和困难,我们坚定“只要精神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”的信念,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倡导“敢于负责、敢为人先、敢争一流”的“三敢”精神,激励各级干部敢作敢为、勇挑重担,大胆实践、勇于创新,争先创优、走在前列。正是由于“三敢”精神的大力发扬,我们走出了一个个困境,破解了一道道难题,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  四是必须凝心聚力,团结一致,始终把“合力兴镇”作为工作保证。五年来,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、一心一意谋发展,以发展的目标和成果来统一思想、凝聚人心。我们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,充分发挥三套班子、各个科室、各级组织的作用,合心合力合拍共谋发展。我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,以先进性要求锤炼队伍,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。我们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,善于把基层和群众的创新实践转化为党委的决策,全镇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。
  这五年,我们共同谱写了万市发展的新篇章。五年的成就,是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镇各级党组织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拼搏、艰苦创业的结果,是历届党委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广大老领导、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中共万市镇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全镇广大党员、干部、群众,向所有为万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 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,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。主要是:经济复苏回暖的基础还不牢固,内在动力仍然不足;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,产业结构、发展布局、要素制约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;固定资产投入长期不足,严重制约发展后劲;社会事业发展滞后,公共服务能力不强;基层基础工作薄弱,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还很大;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、战斗力不强,少数干部作风还不实,存在“庸懒散”现象。这些问题和不足,我们要积极面对、认真审视,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。
  二、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
  今后五年,万市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。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更多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目标任务的提出,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,也为我们捕捉新机遇创造了条件。加快建设中心镇、中心村和“富春山居”新农村精品工程,为我们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。我镇“十一五”计划的顺利完成和“十二五”规划的良好开局,为我镇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我们面临的发展难度更大。今后五年,我们面对的发展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,发展回旋余地越来越小,特别是我们将面对更趋严重的土地要素制约、更趋突出的环境保护压力、更趋紧迫的节能降耗要求,使我们既面临优化产业结构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压力,又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考验。可以说,今后发展的成本和代价将越来越高,发展的难度和压力将越来越大,如果我们不积极应对、主动求变,发展的道路就将越走越窄。我们面临的区域竞争更加激烈。随着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深入推进,其它中心镇的发展战略十分鲜明,发展举措十分有力,发展态势十分逼人,如果我们仍然固步自封、孤芳自赏、亦步亦趋、步人后尘,不重新思考未来、调整发展策略、加快打造万市个性特色品牌,就将丧失机遇、步步落后、直至被彻底边缘化、被遗忘。总之,今后五年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,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。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、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,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,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影响我镇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,充分认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,顺应发展环境变化趋势,做好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准备,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,增强主导力,把握主动权,把万市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。
  根据这样的形势和要求,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,以建设杭州市级中心镇为目标,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力促万市经济转型、城镇转型、社会转型,努力把万市建设成为“田园风情生态镇、美丽乡村示范区、特色产业新基地”。
 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: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,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奋力冲刺,实现经济发展更加高效、社会进步更加全面、集镇规模增容扩面、居民生活更加宽裕、生态环境更加优美、体制机制更加完善,努力建设一个 “定位准确、扬长避短、错位发展、差异竞争、功能互补、设施配套、个性鲜明、优势突出”的特色镇,一个“生活富裕、生命阳光”的和谐新万市。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,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%以上,至2015年达到16.87亿元;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%以上,至2015年达到5900万元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年均达到30%以上;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%以上,至2015年达到18000元以上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‰以内。全镇经济发展登上新台阶,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,体制创新实现新突破,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,建设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。
 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要求,必须坚持“发展、开放、统筹、创新、务实”五条原则。
  1、坚持发展。发展是富民强镇的基础、决定一切的根本。要牢固坚持科学发展观,突出“好”字,不放“快”字,制定科学发展战略,建立科学发展机制,走具有万市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,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,大力优化工业结构,加快发展服务业,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“两轮驱动”。要大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,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,坚定不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,实现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并驾齐驱。要大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。要大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,加强社会建设,一手抓发展、一手抓和谐,以民为先、以民为本,高度关注民生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,实现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建设统筹推进,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。
  2、坚持开放。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过去,万市主要走的是“内生型”“资源型”发展道路,在市场日趋完善、社会日趋开放的新形势下,走“外源型”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成为万市寻求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转变观念,树立新的开放观,实施新的开放战略,开创新的开放格局。要坚持“引进来、走出去”相结合,既要立足万市发展万市,又要跳出万市发展万市,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外和上级部门的各种要素资源为我所用,借力发展,另一方面大胆走出去,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。
  3、坚持统筹。对外开放、对内统筹,是抓工作的两个方面,缺一不可。开放引外力,统筹聚内力,按照“分清工作轻重缓急,实行梯度有序推进”的要求,强调工作理念,淡化地域概念,突出计划性,增强实效性,资源要素合理配置,部门力量集中使用,聚焦点、攻重点、破难点、呈亮点,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利用、发挥效益。
  4、坚持创新。创新是金,特色是金。创新就是与时俱进,要敢于摒弃一切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思想瓶颈、体制障碍,敢于打破常规、标新立异、无中生有,催生新动力、激发新活力、赢得新发展。要创新工作思路,强化“战略”意识,打破思维定势,找准比较优势,打造竞争优势,扬长避短,科学定位,积极谋划体现万市特色、符合长远发展的新战略、新思路,走差异化、个性化发展道路,全面提高战略引导力。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,树立“经营政府”理念,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,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。要创新工作举措,鼓励创新、奖励成功、宽容失败,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、干前人没干过的事,用创新的办法和手段,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问题。
  5、坚持务实。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。只有干,才能推进科学发展;只有干,才能促进社会和谐。要敢想、敢为、敢抓、敢管,勤于谋划、善于决策、勇于落实、敢于挑担,不跟风、不作秀,不劳民、不伤财,不追求表面的热闹,不在意个人的得失,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,实实在在地落到每项具体工作中。求真务实、真抓实干,一抓到底、抓出成效,坚决改变坐而论道、品头论足、墨守成规、不思进取、患得患失、瞻前顾后的消极态度。要从镇领导做起,一级带着一级干,一层做给一层看,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干事创业、实干兴镇的良好氛围。
  三、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任务
 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,今后五年必须着力抓好五方面工作:
  (一)着力转变发展方式,加快经济转型升级
  到2015年,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具有本镇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,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特点,有选择地在企业间构筑循环产业链条,发展中心镇循环经济体系,发挥中心镇带动周边绿色产业率先发展,实现一、二、三产业联动发展。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.1亿元。
 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。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,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积极培育新兴产业,加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医疗器械、轻纺服饰等一批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提升,着力培育发展生物科技、新型建材、通信器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。以集约化、规模化为方向,巩固发展旅游用品、五金锻造等块状特色经济。同时,把节能降耗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、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,深化污染重点区域、重点行业的整治,重点关停一批环境破坏大、效益低的矿山企业,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,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。
 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。发挥万市毗邻杭州主城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优势,以提质增效为核心,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,成为杭州大都市重要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。在现有“五万工程”的基础上,加快农业园区和专业村建设,重点培育五大特色基地(即泥鳅基地、土猪基地、百合基地、金银花基地和新型盆景基地)。进一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,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,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,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。
 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、人文优势,以“旅游西进”为契机,加快发展乡村游、生态游、文化游、休闲度假游、“农家乐”等特色旅游,加强与杭州、富阳旅游业衔接互动,融入杭州都市一小时旅游圈、经济圈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、养生度假等新兴服务业,加快发展农村连锁经营,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,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。到2015年,全镇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.8亿元。
  (二)着力建设西北中心镇,提升城镇功能品位
  到2015年,力争将建成区建成常住人口达1万人或户籍人口达0.5万人,建成区面积1.2平方公里以上,建成区人口集聚率40%以上,五年将投入资金3.77亿元。
  完善城镇规划布局。树立“规划立镇”理念,突出规划“刚性”,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。完善城镇空间发展布局,形成“一心、一轴、五组团”空间发展结构。按照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“一年一个样、三年大变样”要求,紧紧抓住杭州市级中心镇培育带来的政策财政支持、各种要素保障等机遇,不断拉开城镇的空间框架,着力打造集镇核心区,加快旧城改造步伐,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合理布局。
  加快核心区块建设。到2015年将投入城镇建设资金3.77亿元,建成区面积达1.2平方公里,新集聚人口0.3万人(2011年完成集聚人口300人),集镇常住人口1万人。其中,五年完成投资9000万元,改造旧城2万平方米。完成投资0.2亿元,建成20010平方米农村公寓房,转移99户农户。加快住宅区建设,五年计划投资1.22亿元,新建住宅3.2万平方米,其中商住2.7万平方米,安居和保障性住房0.5万平方米。集中力量抓好龙羊地税所地块、刀具厂地块、供销社地块和粮管所地块开发,全力抓好万市中学整合、万市食品罐头厂迁建、万市百合嘉园和万市文化便民服务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。
  不断完善城镇功能。五年内完成水、电、气、路等市政设施投入1.3亿元。完善以给排水、信息网络等为主的市政网络体系。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设集镇饮用水工程,项目涉及自来水厂房建设、净水设备添置,25公里管网埋设。统筹电源和电网建设,形成布局合理、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体系。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,完善信息基础设施,整合利用信息资源,推进电信、有线数字电视、计算机网络等3网建设,五年计划完成数字电视入户6000户,实现数字电视全覆盖。
 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。启动实施五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建设,突出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、社会事业和产业项目,全力以赴推进田园路延伸工程、集镇地下管线改造及人行道改造工程、葛溪(万市段)景观绿化综合改造工程、杨家十里古银杏区域打造工程和万牧公路改造工程以及马军墙体8000万块页岩多孔砖生产线、杭州龙扬生态生物二期生产车间、水中参科研观光农业生态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。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和组织协调,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,全力突破政策处理、项目审批等难点。
  (三)着力统筹城乡发展,加快新农村建设
  到20xx年,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,努力将万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、清洁低碳的绿色中心镇、旅游生态名镇,使之成为杭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天然屏障,成为杭州生态文化、生态经济的金名片,五年将投入资金2.51亿元。
  重点打造“富春山居”新农村精品工程。以建设“富春山居”新农村精品工程为目标,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和农家乐乡村旅游特色精品线路、精品点,优化环境、提升档次。五年总投资不少于3000万元用于精品工程建设。突出抓好一批农村社会公共公益项目建设,特别是农村环境整治和改水改厕工程,努力建设一批“规划科学、经济繁荣、环境优美、管理民主、生活富裕、社会和谐”的农村新社区,把“富春山居”美丽村建设作为我镇区域统筹发展工作的一大重点亮点来抓,努力打造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。
  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。结合“富春山居”新农村精品工程建设工作,合理规划建设彭家、罗宅两个中心村。以规划中心村为重点,以规划保留村为基础,深入推进“百村示范、千村整治”工程、“空心村”改造、农村住房改造建设、农村历史建筑保护、下山移民、生态村建设、“清洁城乡”庭院整治。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途下,按照“先规划、后整理,先建设、后搬迁”原则,通过“统拆统建”、“自拆自建”、“统规自建”等途径,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,建成一批人口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农村新社区。大力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,加快中心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搭建农民集中居住平台,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引导推动居住向中心村集聚。
  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。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,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、提高耕地质量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、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,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,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,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。将始终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各自责任,加强协调配合,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,确保五年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800亩。
  深化“联乡结村”活动。按照“城乡统筹上台阶、结对共建上水平、农民群众得实惠”要求,继续抓好“联乡结村”共建活动,“村企结对”结对率达到100%。进一步明确结对重点,把更多精力放在具有经济增长点作用的项目建设上,促成几件事关经济薄弱村长远发展的大事,增强经济薄弱村的“造血”功能。同时,把“联乡结村”活动与“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”活动结合起来,提升农村文明素质。
  继续办好农事节庆活动。充分利用“银杏之秋”“泥鳅节”等农事节庆活动的特殊载体,以杭州“旅游西进”为契机,办好每年一次的农事节庆活动,使之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平台,进一步加快乡村游、生态游、休闲度假游、“农家乐”等特色旅游发展,加强与杭州、富阳旅游业衔接互动,融入市域一小时旅游圈、经济圈。

2016关于党代会的工作报告.doc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dyfwdq.com/article/lRQf.html

 阅读下一篇: